影語言課上,老師播了2004年的老虎主題電影"Two Brothers",因為中譯不論是「兩隻老虎」、「雙虎奇緣」、「虎兄虎弟」都讓我不太想用,就以英文片名稱呼吧。

發生在法屬殖民地印度支那叢林的故事。兩隻可愛的小老虎來到世上,和父母在森林裡、古廟遺蹟間悠遊。然而,英國獵人來了,率領大隊人馬要帶走古物。雕像被割下頭來,老虎爸爸被獵殺,來不及叼走的一隻小虎也被抱走了。虎媽媽拚命想救回小孩,潛入村莊、追上卡車,仍只能目送牠被帶走。命運多舛,為了滿足地方長官狩獵的欲望,虎媽媽也受傷、僅存的小老虎也被抱去做地方官孩子的寵物,然後再度流落他方...

一年後,用極諷刺的方式,牠和牠四目相接,牠們要在人類擺佈的命運中求生。小時候餵牠糖果的獵人,一眼就認出朋友的男孩,他們要在老虎與人類的殘酷關係中做出抉擇...

(以下為涉及劇情感想)

導演Jean-Jacques Annaud很喜歡老虎,我也是。貓的臉蛋、曲線體態、漂亮皮毛,小時宛如可愛的布偶,長大成為散發威嚴的猛獸,真是非常吸引人的動物。全片引人之處就在於以老虎為主角,近乎擬人的劇情描述牠們的命運以及人虎間的關係。由於動物對人類來說處於弱勢,遭人圈養的處境,再加上幼小野獸的可愛模樣、融入親情與離別,故事一路講來,很能帶領觀眾投入。動物電影所以易感,還因為動物演員全無心機、發於自然;在沒有對話、眼神流轉的表演下,越發動人。再者,適時的優美背景音樂也功不可沒。凡此種種,就算明知全戲是導演的精心計算,也不得不淚隨戲走了。

藝術的目的,很大比重在傳遞给觀眾訊息,故先談全片主旨的成效。老虎保育的呼籲確實傳到了,甚至讓我們同情老虎的處境更甚於人類利益。不過他們的訊息不是片面的,一如農民為彌猴保育所苦惱般,同時露骨反問當地居民的心聲:老虎需要保護,那你們願不願意來生活在虎牙虎爪的威脅之下呢?老師說,人類的立場啊,牽扯到自身時往往不再能維持他原來的標準了。

雖然全片重視娛樂價值,個人非常喜歡其中的藝術性。"The Brothers"的叢林外景取自柬埔寨。之前就聽朋友為了一睹古寺遺蹟特地跑去柬埔寨。蒼鬱溼熱的森林,古老殘破的雕塑殘壁,陽光揉合葉影落下,照亮了空氣中漂浮著野地滲雜宗教的神秘,那畫面是雋永的,耐人咀嚼。小老虎被關在車上的箱裡那段也很喜愛:箱外照進來是黑箱中驚惶的貓眼,箱內照出去,是顛簸的第一人稱鏡頭,看著營救自己的母親從追上卡車到絕望遠去...感傷之外,趣味鏡頭也歷歷在目:探頭伸進箱子的鴨子、餐桌下皮鞋美麗的誤會、虎犬追逐精心營造的崩壞笑果,幽默感紮實傳遞的確讓主線之外更增色不少!

對白,也罕見地簡短卻悠遠。有些平凡且不深的對話,卻因精心設計而讓人印象深刻;譬如地方官的妻子:「要是讓長官滿意...我們就能離開這裡回歐洲了」同時間臉上浮現的光采,和順手從魚缸裡拿起的巴黎鐵塔擺飾,竟然忘也忘不掉。在河流上,英國獵人與族長女兒的對話:「同樣是森林的寶物,你們保護遺蹟,卻迫害老虎,這不是差別待遇嗎?」「那個被咬斷腿的年輕人,是我弟弟。」更精采的是獵人告訴男孩他必須親手獵殺老虎的地方:「聽我說,我向你發誓,我會把這件事做個了斷,然後永遠不再碰獵槍...」簡單的台詞和鏡頭,卻把餘味拉到很遠的地方。



鏡頭語言是本片的長處,比如小時瑟縮、玩耍的前後呼應,和結尾迎接他們的耳朵有洞的老虎。看到老虎兄弟好不容易逃出來、卻被可悲的訓練牽回無人驅趕的籠子裡,對照剛被囚禁的掙扎,沒有台詞卻營造極大的衝擊性。這麼多精采鏡頭裡,最愛小男孩和老虎相處的鏡頭,因為兩邊都是最真的動物,看著他們相處,看著他們離別,看著他們無懼面對彼此,感受純粹的關懷情愫。尤其是柔弱的小孩無懼面對大老虎的那幕,強烈對比在片尾高潮造成的張力,很難有觀眾沒被滿足吧!

稍微可惜的,是斧鑿痕跡仍留,看完會猛然驚覺這是拿動物來灑狗血,埋怨導演一路走來、始終催淚。不過既然都做到那兩個小時完全投入、渾然不覺,還有什麼好怨的呢?硬要說缺點的話,我想反而是高潮太密集了吧。兩兄弟的顛沛流離過於豐富,不停激盪觀眾感情,卻分散每個浪頭的高度。看完記得多處感動,但卻不記得到底是哪些地方?真正流淚的,又是在哪一處呢?

很高興能看到這部在台灣不怎麼有名的片子,甚且還在幕後花絮中看到幕後技術,真正被關在籠子裡的工作人員和唯妙唯肖的機械動物(不斷會心一笑:啊,我竟然被這種把戲感動啊)。看的電影真的太少,以後有機會不要再輕易和電影錯身而過啊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批克獸/PXL 的頭像
    批克獸/PXL

    呆夢天空

    批克獸/P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