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瀨嶺,位於福岡與佐賀的交界。女保險業務員石橋佳乃在此慘遭殺害。經警方追查,發現死因並不單純,也揭開女子驚人的祕密……
男裝店女店員馬入光代,在交友網站認識了孤獨的土木工人清水祐一,經警方查證,他涉嫌重大,逃亡中……
他是否殺了她?如果沒有,為什麼要逃?到底事實真相為何?加害者與被害者,誰才是罪大惡極的惡人?
一起命案,牽動了兩個家庭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也赤裸裸地揭露現代人疏離無比的人際關係,以及無可救藥的孤獨…
難怪會和「告白」做聯想,果然是同年上映、同是犯罪小說的競爭對手。然而兩片走的完全是兩個路子:告白裡盡是些變態(無誤),惡人中卻都是我們身旁的小人物;告白影像剪輯瑰麗如MV,惡人卻是文藝片般長鏡頭與象徵。告白高潮迭起、驚爆連連,惡人節奏緩慢,沉悶寂寥;告白看得叫人大呼痛快,惡人卻愈看愈難過,直到觀影後…對,真的看得很難過,但絕非拍得不好,或者太悲情太寂寞;相反地是它太寫實,叫觀者正視這現實世界存在著這樣的悲情與寂寞。
光這三點就值得一看:劇本、演員、音樂。得過芥川獎的原作者吉田修一親自和導演聯手,將廣大迴響的小說改編成適合電影,甚至漂亮地收束在開放思考的結局。年輕男女主角妻夫木聰和深津繪里演技驚人,老牌演員更弄假成真,一部電影竟奪得第當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獎、男女配角獎—是我看錯了嗎?然後最後奪的獎,是音樂獎。就算事前不知,只要聽了配樂就引人注意、想在Staff確認音樂是何方神聖。久石讓。
全片提供極大思考空間,「惡人」這主題很自然引導最表層的思考:誰才是真正的惡人?撇除法律,荒山僻壤把人踢下車的富家子簡直無人性;價值錯亂、惱羞成怒以怨報德的死者簡直死有餘辜。但他們的背景,又使得遊戲人間/攀附權貴的個性如此自然,仿如身邊現實。網交一見如故的男生竟是殺人犯的光代,又何其無辜?但如果沒有光代依戀,祐一早已投案,也不用在最後為了愛人演足惡人,再也無從挽回;難道光代不是惡人?長輩的風景也叫人動容。即使女兒死了,依然相信她純真善良、一心報仇的父親,好在沒有犯罪賠上自己,回到家人身邊。老伴生病、老本被騙光,唯一依靠的孫子被眾人指為殺人犯的阿嬤,無奈卻堅強地做飯、擦背、向社會道歉…這就是現實,大家都努力地活著;可能殘酷,但沒活過的人的不懂的美好。
全作故事簡單,迷人在高反差的情境設計,和「惡人」的人性深度。片中的冷酷社會,最深刻的熱情,竟是在深夜寒冬、天涯海角的薄被中,被世人唾棄的對方的體溫。從頭到尾陰雨綿綿的景緻,最溫暖的片段,竟是在世界盡頭,沒有未來的兩人,只是近黃昏的絕美夕陽。多麼悲劇,更何況經過那場「原形畢露」的分手戲,說不定當事人還以為這一切如在夢中…
有些電影可能要看過影評或原著,看第二輪才瞭解演出或安排的用心。像是影評說導演「鏡頭剪接太直白」:雨中的腳踏車代表孤獨,拆除的怪手代表犯罪,看得時候不能明白,該欣賞的意境失去意義,節奏自然就悶了。有些細節電影帶到、卻沒讓人瞭解:比如祐一為何一開始把光代當援交、被佳乃栽贓時為何失控,以及向母親要錢的真意。從小就被遺棄、不被信任,於是他習慣沉默,再也不會辯駁。心底的溫柔卻讓他變本加厲利用這樣的特點:如果我的壞能讓你心底自由,那我就給你自由。最後燈塔的分手戲,再重播一次看了妻夫木聰的表演,真是驚人:不捨,悲傷,絕望,然後眼神變得兇殘;我可能心狠手辣,因為實在太愛妳了…
我給妳全部、全部、全部、全部自由,這就是我的溫柔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