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,一名女性在結婚典禮前跳樓自殺;十月,一名女性從地鐵月台一躍而下;然後,又是一名女性於深夜狂奔向十字路口,遭煞車不及的計程車撞上。 
沒有人知道這些是有關聯的他殺,沒有人知道她們生前驚恐逃亡,沒有人知道兇手正向第四名女性伸出魔掌。
直到這樁車禍,把少年日下守牽扯進去。為何關係者四個死了三個?這和小時侵占公款後失蹤的父親有何關聯?他追得愈深,就愈無法脫身;他必須自己解決這一切,因為對方魔力的言語已悄悄找上門...
這本小說雖然得到第二屆推理懸疑小說大賞,但卻不完全是推理小說,甚至讀起來推理的成分真是稀薄,說是科幻小說,卻又那麼貼近現實;真要分類的話,豐富的佈局、濃濃的情感,可以稱他為宮部小說吧。

第二次讀宮部美幸,個人覺得是進入宮部美幸長篇故事不錯的入門選擇-模倣犯要我再翻一次,還真是會凍末條啊(苦笑)。不必那麼厚的案頭書,從這本就可以看出人物塑造的魅力:每個角色都是有故事的人,個性與懦弱牽著他們如此互動。例如真紀感嘆:「有些事情,終究是無法挽回的。」伏筆帶出大造的挫敗,結尾又很動人地把他帶回畢生職志,單單這樣一條支線就足以讓人動容。我很喜歡宮下陽一的一段話:「只有畫畫是屬於我的東西,如果把畫畫這個專長都奪走的話,我會變成真正的空殼子...不是沒有呼吸了,而是心被抽掉了,成了空殼子乾透了!」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跳出來,而且共鳴到想為他落淚!

來一點個人抒發:讀到吉武先生吐露的真相,為什麼我對吉武沒有反感呢?要是站在守的立場,我就能體會嗎?心裡其實對吉武抱持正面看法,這樣極端的觀點讓我很不安;是我的價值觀出了問題嗎?如果有人願意分析,我會衷心感謝:P

橫跨大半本的耳語犯罪,真的已經足夠成為小說的血肉嗎?應該是的,只是宮部讓這些都不重要,讓我們誤以為比起高潮,前話不夠滿足讀者的胃。老實說,剛用零碎時間看完時,本來覺得有點失望;再仔細檢視結尾高潮處,心卻不禁跟著悸動:

天空中,一輪新月如擦亮的刀刃般閃爍著光芒。

來吧,說吧,很容易的。讓事情有個了結。
(謝謝替我幹掉了菅野洋子)
父親也會跟我這麼說吧,守心想。
(守,不管發生什麼事,都不能找藉口。)
(我想補償日下君。)
宮下陽一為了守,想死。
(我為自己做的事很徬徨,覺得自己好悲慘)
守咬著嘴唇。不可以為了補償就無所不用其極。
你做了不公正的交易。你用髒手,企圖買回十二年前零售的良心。

「吉武先生!」
那裡,有著時間,有著十二年的距離。而那連聲音都傳達不到的距離,逐漸陷入逕自飄著的雪中。


之前的事件雖然精彩,卻全都成了推砌這場內心戰的背景對話;這樣寓情於景,同時把累積了整本的情緒一次爆發,是非常叫人屏息的。最後,一切收束於滿足的結局中,雲淡風輕,彷彿雪花輕柔飄落在暴風雪後的積雪,安祥闔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批克獸/P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