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之形.png

石田將也是個厭惡無聊,追求冒險的少年。這日,耳朵聽不見的少女西宮硝子轉學到將也班上,除了手語和筆記本外,硝子沒辦法跟其他同學順利交談,將也逮到機會開始帶領其他同學欺負她。然而一次惡作劇,卻反而讓將也成為被全班排擠的目標…。五年後,升上高中的將也,成為將自己內心深深封印住的孤獨少年。他下定決心要在結束自己的人生之前,親眼見到硝子一面,並當面向她道歉。不過這個心願,卻隨著與硝子的再度重逢,產生了微妙轉變…。

好像講不出太多東西,但就是想記上一筆。我沒看過漫畫原作、連預告都沒看就進戲院;又是淚腺發達的人。看完當下是很感動的:「哇,野心劇本x女性監督x京都動畫,比電影還電影到極致的表現。你的名字(會提它顯然在意它的名望)某方面而言也是做到無懈可擊,但這部根本狠狠把他甩過去啊」。不過冷靜下來和看別人補充漫畫版差異後,開始去想一些凌亂的、交代不清的地方。

看完第一個想法就是「每個人都有病,不克服大家就都得不到幸福」——這每個人的故事和心結也是漫畫裡的主旨吧。「太扯了吧⋯⋯現實生活會這麼病嗎?」然後我想起即便好學生的自己,小時候不懂事,也真做出(言語)霸凌,也因為嫉妒(心理)傷害摯友。對,現實還真是這麼病,沒有配音音樂,沒有畫面美化,更沒有一定得到挽回或救贖。我們是跌跌撞撞這麼久才勉強抓到和他人相處的尺度啊。從小就疏離的人,交際能力可能還像孩童,一個暴走就摧毀辛苦建立的一切,也是合情合理吧?光是呈現出「每個人的病」、男女主角的病症心理與救贖,能引人反思到這程度,就覺得電影是成功的。

很喜歡電影纖細的演出,只是這把長篇漫畫塞進兩小時的挑戰,還要在說服力/複雜、感動/狗血上走鋼索,實在太難了。沒有背景知識如我,一路看下來是流暢的;只是後來回想難以拼湊全貌和原因,一些反應耿耿於懷,直到看了漫畫比較懶人包才恍然大悟。一些事件的刪減拼湊、另行牽線,難免使電影版事件的發生顯得沒那麼自然。比如真柴在電影中的存在如此單薄,這些戲份要是拿來增加女主角或植野的視點,不是對釋疑和投入很有幫助嗎?很多角色故事和動機用細節表演提示,這就太靠個人領悟和接受程度了。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,西宮為何被欺負至此還硬要貼上去⋯⋯

電影隨想就這樣吧。倒是介紹了極有野心的原作,有機會會想看看這用漫畫述說、比連續劇更病的故事呢XD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批克獸/P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