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地心引力

是蕾恩史東博士(珊卓布拉克 飾)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,也是資深太空人麥特科沃斯基(喬治克隆尼 飾)退休前最後一次指揮太空飛行。一場平凡的例行太空漫步,卻意外飛來橫禍;太空梭全毀,萊安和麥特兩人霎時成為僅存的倖存者,在一片死寂中孤立無援。隨著每次呼吸一再吞噬所剩不多的氧氣,恐懼逐漸轉為恐慌;他們只能繫住彼此,不斷被捲入黑暗中。然而他們回家的唯一途徑,可能是繼續深入浩瀚無際的可怕太空…

好美的電影海報。臍帶脫離母體、墜入死寂的生命。

早在口碑前就打定主意要看這部片,因為光看戲院裡的開場預告片就完全展露奪人魂魄的魔力,第一次看到一分鐘片段可以如此叫人屏息!尚未看過的朋友請先別看預告,把最醇的第一次留給正片。 

現在的導演真是可怕,像是李安的少年Pi,「地」片藝術性和娛樂性(商業性)都點滿了。第一次看4DX,同時體驗到3D、搖晃振動(體感)、吹風、水氣、閃光、煙霧效果。真的有身歷其境嗎?那倒未必,效果與影片的同感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;但足以不care螢幕較小的缺憾,震的程度不用綁安全帶、有感但不至過激。最大的問題是最後噴煙久久不散,把螢幕遮了半天…整場看下來好像玩了一個半小時環球影城的娛樂設施,卻有電影級視覺藝術,相當值回票價。

退一步,看3D也沒話說。之前充斥的假3D、往螢幕丟東西什麼的,嬌柔造作。「地」片中主要是太空梭中快飄出螢幕的小物件,無攻擊性,卻真實得彷彿能一把撈住。飛出螢幕的爆炸碎片屈指可數,一飛來就是飛快地在屏息橋段上錦上添花。再退一步。看2D吧,那些前景漂浮物是在構圖,把空虛處壓住,完美每一個畫面。

去掉這些特效也好,可以專心看那些長鏡頭,光暈,構圖,如何美得驚人。

連「進任務」這種鋪陳都視為贅述,開頭就是無聲的太空。緩慢地由大片地球美景,拉近到主角的太空站,用貫穿全片的浩瀚、美景與死寂破題,一氣呵成展開災難與返航的不可能任務。此後的節奏鬆緊非常怡人,不單行的禍幾乎令人喘不過氣,卻總會適時地鬆下來,或者帶到女主角已死的心志,或者是璀璨太空與帶寓意的鏡頭,每一秒都豐盛。直到片尾下標題的那刻,真有鼓掌致敬的衝動:用鄉民v小小P的話說,就是「神片,不解釋」XD

幾個鏡頭印象特別深刻。開場與預告,太空站周圍的災難當然入列。幾場關鍵動作戲遠近交錯、天旋地轉,卻連馬戲團空中飛人那樣快盪出鏡頭的驚險構圖都縝密計算;這樣超高難度的拍攝,為什麼可以5分鐘一鏡到底?就算多虧特效,只要人出鏡就可以偷連,當下還是匪夷所思呢。然後是災後第一次補氧休憩的地方:蕾恩從缺氧死裡逃生,一鬆懈就像快要昏厥,全身舒展、緩慢順時針慣性旋轉;背景圓盤把她框住,帶子優美如臍帶,強烈暗示子宮裡胎兒安睡的畫面。感動的原因除了美,還有就是…連我都看得懂的象徵,真難得XD

為何講到重生,要等到蕾恩吐露她的故事才知道。因為失去唯一的至親,蕾恩逃離自己的人生;諷刺的是,直到逃離地球,她才找回求生意志,得到「降落就是起飛」的救贖。幾場感情戲對白真實而深刻,騙了我兩三次眼淚。沃斯基保持著冷靜與詼諧,鼓勵蕾恩直到最後;甚至後半場正擔心獨角戲怎麼演的時候,還回魂演出關鍵戲碼,功不可沒。

最後結尾感人而無累贅。開頭以來就在漆黑中顛沛流離,觀眾完全可以體會重見生機的感動。從封閉的子宮捨棄部分(機體/自我),墜入生命之海;重現演化爬上陸地,適應重力一如剛出生的小馬軟腳、自力站起,迎接重生…看完像玩完一款薩爾達,白話說就是「能活著享受到這種藝術,真是太好了」Q_Q

接下來要補完這位導演的另一部名片「人類之子」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批克獸/P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