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張畫.jpg 翔失去父親,以為人生就要在孤兒院度過,此時陌生的媽媽出現了。沒有愛的生母,充滿恨的繼父,小翔該何去何從?他用筆畫出渴望被關懷的內心世界,但是哥哥的夢魘糾纏不已,逼著他一步步走向即將引爆的恐怖秘密。《停車》導演鍾孟宏最新力作,雲集戴立忍、郝蕾、金士傑、關穎、納豆同場飆戲,除了源起於社會新聞的人文關懷,更有細膩經營的影像風格。

上回觀影時看到預告,就有想看的衝動;在壹週刊上看到「成績明顯優於其他國片」的影評,馬上找起放映戲院,才進入第三週就快找不到了。衝去捧場一下,也算了個小願。

甫開始,男孩在樹影陽光交錯的路上走著跳著,畫面太接近日常,但又美得不尋常,是廣告還是正片一時反應不過來。但接著全片一直如此:窗外陽光與青色病房、斑駁房間裡午後投影、倒影如鏡的水田、樹影幢幢的夜路…精心的燈光攝影設計下,呈現身邊不一樣的風景。構圖也是,有時寬景用小小的人說著他的語言,有時中景硬用前景路樹對半切割(原來這樣的分割有他的用途)。專業,竟能讓平凡風景這麼美!
 

好的導演,可以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風景,視覺層面如是,社會層面亦同。

小翔身邊角色不多,但個個演技驚人,精心設計的橋段對白表演起來渾然天成,宛如風景。校工金士傑,扮演著新舊家庭之間的承接,也是劇中少數能客觀面對小翔的人,嚴厲下包容仁慈,用故事訓誡「獨立」「求生」的重要。母親郝蕾,夾在兒子和繼父中的無奈,做一個媽媽桑為酒女和酒客斡旋的身段,被老師約談時彷彿看透一切的感嘆,兩段都令我印象深刻。身處一般認為低微的社會階級,其實懷著雪亮的人生智慧,活得動人。繼父雖是反派角色,也有邊擺攤邊顧小孩努力的一面。一段深夜獨白眾說毛骨悚然,我卻覺得情境矯柔、說得太白;好在是戴立忍,否則說不定會變成一個敗筆呢?「手槍仔」堪稱全片主要的宣洩出口,少了他該有多悶。不管如何因小惡而成為頭痛人物,導演知道觀眾終究不忍苛責他...

回顧片名。父親病逝,身後家人僅兒子一個,因為太窮,所以有第一張畫。經濟弱勢的問題不言而喻,也代表小翔開始改變的人生。第二張畫「我的好朋友」,朋友成為小翔生活劇變中唯一的出口,只是這朋友實在不平常,小翔的人生與心理也是。第三張畫,似乎是本片歸類「驚悚片」的原因,但問題訴求感覺不強。倒是繼生理需求後,又看見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的「安全需求」,以及手槍仔家人的身心殘缺。不禁發人省思:若我們不致有這些匱乏,到底在煩惱什麼呢?第四張畫,我承認觀影時也因收束突然而驚愕,不過回想後轉成一種餘韻(這片果真致力引導觀眾思考)。有影評解讀為小翔茫然看不到畫,我當下卻覺得他在反芻,在內省。

呵,怎麼能苛求一個孩子呢?我何曾將這第四張畫呢勾勒個影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批克獸/P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