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白.jpg位中學女教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三歲女兒意外溺斃。結業式當天,她說出驚人的告白:「女兒是被這教室裡的學生殺死的!」這起被警方判定為意外死亡的案件,竟帶出前所未聞的駭人報復。痛失愛女的老師決定辭職自行展開調查,被她命名為犯人A、B的兩位十三歲少年、一頭熱血的白目教師,還有寵溺兒子的母親一一登場。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?看似善良的做法其實滿是惡意?!女教師的復仇計畫,在學生的心底種下了恐懼因子…… 

驚悚或推理讓人癡迷,我想是在驚人事態「爆發」的那刻,豁然明朗、倒抽一口涼氣的快感。習慣享受那些爆點:命案如何發生?兇手是誰?手法為何?如何推理?所以一開場,痛失愛女的導師對著全班不帶波瀾地道出一切,我被震傻了。是啊,超戲劇性的,可是理論上最高潮的都告白了,接下來你要玩什麼?
 

原著毫不吝惜這些老套的爆點。這只是開場白,你還沒聽別人的告白。縝密設計下,他準備這些角色:痛徹心扉舉止輕柔的女導師,渴望得到離去母親注意的兇手A,受母親溺愛期待肯定的兇手B,面孔和善行為殘酷的同班同學…

扭曲。

極度扭曲的人們聚集,構成極度扭曲的世界。每一個「世界的扭曲點」,都令人驚愕。兇手的動機,後續的失控,群眾的反應,母親的復仇;甚至再深一層:動機裡的魔鬼,失控為何偏執,鼓勵中暗藏的惡毒,母親真正的復仇...笑容裡面藏刀,天真顯得可笑,就像不斷浮現的路照鏡鏡頭,樣樣扭曲,所以驚人。這世界瘋了,何愁沒有爆點?

如果說劇本只是彈海戰術,又有欠公允。這一切的安排發展,縝密令人起雞皮疙瘩。六個告白交錯進行,一方面使角色有血有肉,崩壞有理,一方面還原真相,造成衝擊。有殺意的人沒有殺人,沒有殺意的人殺了人。以為老師是以善意勸誡的學生,卻協助完成更完美的復仇。一位母親為孩子復仇,最後宿命般報復在兩個孩子和他們的母親...最後的大結構,完成完美的復仇:其實我根本不要你的命,我要你像我這樣活...

原著很恐怖,但電影是個視聽的媒體,怎樣的畫面音樂得以表現這個故事?導演中島哲也,真是恐怖。

嘻笑打鬧的青春,極度灰鬱的色調。學生的目無尊長,老師的理性冷酷。輕柔的音樂,血淚的控訴。開場告白戲鏡頭與聲音不斷營造對立與不安,觀眾心裡為老師吶喊「夠了!」,扭曲的世界卻遲遲未察覺而靜止。對立不安,對立不安。終於繃到極限,學生終究要隨真相爆發,噤若寒蟬。

對立。

我以為那場高潮後可以鬆一口氣,然而不許。密集的爆點,意味著對立要更密集地持續。扭曲的班級,卻在白目熱血老師帶動下大跳熱舞,畫面應該發噱,心裡卻是發毛。就像兇手A的母親背影愈遠,泡泡就愈發繽紛;兇手B的家裡愈整潔,就愈像鬼屋。仰望房屋應該象徵安全感,碗盤偏慢動作破窗而出,課本文具翩翩飛舞。紛落的雨珠,空寂的走廊,轉動的穹蒼,明明不帶感情的影像,為何經過剪輯,竟帶著冷冽的控訴?彷彿模仿著劇情,影像也玩起埋伏筆、還原真相的遊戲:象徵學校的巨大積木,在兇手徹底瘋掉後崩壞;倒走的鬧鐘,在爆炸殘墟中成為最後一擊。那些沒看過的「逆流」風景:覆水收回,破掉的泡泡復原,強烈支撐著「復仇」的真理—遺憾的錯誤,是沒辦法重來的。這一切的重複,更強化了對立的效果(就像片末那句對白,殺傷力又比第一次出現更大)。對立不安,對立不安,終於...

「啪擦。」

後記:喔,對,結尾那句結束後真是徹底喘了口大氣,大概就像看完全面啟動那樣吧。第一次看到這等壓力的驚悚片,好想再看一次喔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批克獸/P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